Tuesday, June 30, 2009
記憶中的對聯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是最近很有名的一句對聯,日前苗栗
縣府公開有獎徵答,反應熱烈,連大陸、香港、加拿大都有人
投稿,但是經由各方專家評鑑後,從缺……………
乍看之下不難的一個句子實則充滿玄機。
「上海」「海上」皆是名詞,分開來,「上」是副詞,「海」
是名詞;「自來水」為名詞,拆開來為「名-動-名」,而
「自」在後面為介係詞。加上平仄、意境、全句通順度、邏輯
………自然是可以對,但不容易對的好。下面有一些稿件,越
後面的越扯~~~~~
這是比較接近的︰
西湖垂柳絲柳垂湖西
山西會仙橋仙會西山
花蓮浣紗女紗浣蓮花
洛河飄香茶香飄河洛
狂風暴雨夜雨暴風狂... good
中山停雲堂雲停山中
馬下花香聞香花下馬
西湖靈隱寺隱靈湖西
天上龍捲風捲龍上天... 太神奇ㄌ
這是普通一點的︰
內湖化糞池糞化湖內
內湖養魚池魚養湖內
內湖吹風機風吹湖內... 到底是誰造ㄉ
船上女子叫子女上船... 乍聽之下也沒錯啦 只是
花蓮淨土適土淨蓮花
花蓮印刷廠刷印蓮花
中國山中有中山國中... 我還中國鋼鐵有鐵鋼國中咧
酒好享同好同享好酒
這是來鬧場的︰
蜜蜂採蜂蜜蜂採蜂蜜... 繞口令 我還真唸不出口
美好包皮製皮包好美... 這根本是
情人欠錢借錢欠人情
床上客人叫人客上床 ..3P
床下客人叫人客下床... 等很久ㄌ嗎
地下珠寶引寶豬下地
倫敦床上人上床敦倫... 倫敦人也中標啦
頭城打砲王砲打城頭
景美的內衣內的美景
嬌蘭涵壤泥壤涵蘭嬌... 這有人能用台語唸一次給我聽
小三看妹妹妹看三小... 你妹妹跟你沒仇吧
大牛比較懶較比牛大... 你攬較比牛大我跟你姓
媽祖你幹嘛幹你祖媽... 看到這你就知道為何第一名會從缺吧
Monday, June 29, 2009
我很温州人:赚钱很苦很拼命 花钱很猛很扎型
虽然我一直在外地念书,但每次回家,依然会感受到典型的温州气息,因为那是我家乡:
讲讲自己家乡...
这不仅写给本地温州人,也写给年后正大举进入温州寻找机会的“温飘一族”。我们也套用2008年最新流行语“很地道很温州”一回。 一直以来,温州人总是在充满争议、矛盾、赞美、嫉妒中波折前进,我们希望本期话题所记录的每一句话都是温州人的一个截面,透视出这个群体的丰富多彩和光怪陆离。我们不指望你看了之后油然而生某种崇高感,只希望本地人能会心一笑,“温飘一族”也觉得这个城市更加可爱,“飘”在温州更有希望。
赚钱很苦很拼命 花钱很猛很扎型
横批:赚多花多
下岗了,小康了,中产了,温州人波澜不惊地走着这三步曲。10年前的10块钱,可以买一身衣服,10年后的100块钱,请一次客都够呛,温州人还是这样过来了。房价越来越高,餐馆越来越红火,商场越来越大型,每一个瞄的都是温州人的钱袋子。谁让温州人天性敢梦敢拼敢去赚,当然,肯花肯晒肯享受。
气候是温和的,冬天是不下雪的,夏天是经常刮台风的。
人情是很贵的,伴娘是有一桌的,酒席是要提前一年定的。
房价是不跌的,嫁人是要趁年轻的,老婆是娶不起的。
搬家要选吉时的,鞭炮要打很响的。
年轻夫妻家里很少开伙的,饭摊生意很火的。
拜年中华搭五粮液的,年前都会涨价的,礼品回收生意很好的。
酒是要劝的,埋单是要抢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朋友多是可以挈挈篮子的。
电视频道是不多的,百晓是讲新闻的。
招工广告是很多的,工人是很难找的,人人都想自己当老板的。
川菜是流行的,餐馆是遍地的,吃饭要预定的,晚了没位置的。
雨伞是海螺的, 降火吃左金丸的,买药认蔡利济的。
书吧是开不久的,看书的人不多的,演出要赠票的,掏钱基本很少的。
孩子是三医出生的,月里姆是要预订的。
名校争着往里挤的,大学拼命往外考的。
车牌是不要4的,房子是不住13层的,电话号码里的8是多多
益善的。
男人是要扎台型的,面子是看很大的,皮鞋佬是很有钱的。
媛子儿很爱美的,化妆品销量节节高的。
老娘客是无敌的,上街是穿睡衣的,讲话是像吵架的。
乞丐满街都是的,写字磕头会卖艺的,唱歌还会假唱
的。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温州人讲普通话的。
马路很乱很拥挤 市场很好很强大
横批:小城大爱
温州商业发达,各类民间的或者正式的专业市场也颇显规模。强大的温州商会和强大的温州人民一起经营着温州这个城市的形象。
同时,有些缺点我们并不回避,比如树不多,比如城市交通有点乱。不过也别忘了,温州也一直在努力,前几天交警刚推出的人民路的全天候整治活动正坚定着清除交通违规行为的决心。小小的城市,承载着我们大大的爱。
小巷信河街找的,鼓楼是卖毛线的,书画淘沧河巷的。
瓦市巷很多好吃的,散讲要选松台山的,跳舞在广场上的。
绿化是不怎么的,楼间距是很窄的,自家客厅又是很大的。
装机有数码城,建材有装饰城,百货在小商品城,生活便利还有当家人。
马路是不宽的,大灯是基本不关的。宝马是满城跑的,悍马还是不少的。
堵车是经常的,停车会被乱收费的,管理也管不了的。
开车经常乱调头的,轿车都怕出租车的,出租车敌不过巴士的。
机场没要国家拨款的,上机要靠自己走的,铁路也是自己建的。
温州商会遍布全球的,温州人开过世界大会的。(2003年,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在温州召开)
项目很多很丰富 消费很高很用大
横批:扣人心弦
温州人的娱乐项目很多,尤以双扣为甚。在市区各大宾馆的房间里,在茶座、咖啡吧里,在旅游途中的汽车上,在工作疗养的假期里,甚至在国外的温州人中,都无处不在。
而对温州的女人而言,美容、逛街是消费的主力项目。都说温州美女多,温州的美容院也铺天盖地,极度验证了“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的金句。勤劳的美女们更是逛遍大街小巷不言累,难怪温州人把逛街叫做“荡街”,实在是妙得很,女人上街可不就像“扫荡”一样,一路“荡”过去。
酒店是自己人住的,宾馆是打双扣的,扑克是打敦煌的(敦煌牌扑克)。游戏打茶苑的,电影看0577的,现在出了通吃的,打牌还说温州话的。羽毛球场地很难订的,元旦要跑马拉松的。
腐败要去江滨路的,情调选朔门街的。有钱去华侨的(华侨饭店国际名品广场云集了LV等国际一线品牌),工薪逛时代的,省钱走走纱帽河的,没钱只能去洞里头的。
咖啡是喝券的,咖啡厅有炒螺蛳的,酒吧会卖水煮的,拉芳舍开到了西藏的。快餐还有多美丽的。
本地很土很新鲜 外来很洋很齐全
横批:土到底,洋到家
温州人爱吃“土”食品,出身沾上“本地”两字,价格便要高出些许。本地的,新鲜的。
但爱吃好吃的温州人对于对味的外来派系美食也毫不抵触。水煮川菜的坚挺人气,东北大锅菜的暗流涌动,还有湘菜粤菜日本料理……温州人吃饭,喜新不厌旧,其乐融融。
柿子是东皋的,板栗是荆州的,海鲜是炎亭的,四季柚是马站的,半山腰还长荔枝的,番薯枣是茗岙的,春天还能看油菜花的。平阳有黄牛骨的,鲨鱼宴要去蒲岐吃的。雁荡是有四个的,农家乐是无数的。
牛奶是一鸣的,啤酒是双鹿的,西点是桂香村的。冰淇淋难忘九山湖的,香烟抽中华的,白酒是五粮液的。鸭舌吃初旭的,熏鸡买藤桥的,松糕是矮人的,鱼丸是强能的,双炊糕是李大同的,酱油肉是自己晒的。海鲜暴好吃的,麦饼是永嘉的。杨梅是茶山的,王老吉是很火的,洋酒掺着饮料喝的。
曾经很小很作假 如今很大很较真
横批:小题大作
“个体搞制造,仿冒有一套,事事赶新潮,擅长赚钞票” 这是二十年前。如今,温州人继续“无知者无畏”的创业之路,小题大作,无中生有,不过改头换面,走的是品牌的道路。虽然如今的美名称不上扶摇直上,但温州模式的转型和创新总是关注焦点,许多人夹杂着嫉妒、钦佩、敬畏和复杂的心态看待温州。
Twins是森马的,周杰伦是邦威的,蔡依林是高邦的。西服是很多品牌的,打火机是走向世界的。
电器城是乐清的,汽摩配是瑞安的,永嘉很多皮鞋厂的,发廊是遍天下的。
模式这儿创建的(温州模式),经商这里第一人的(温州人是领取全国个体工商执照第一人),反倾销敢打官司的,品牌武林门烧出来的,生意人是满世界跑的,炒房团这里出发的。
有人很大胆很出位 有人很务实很低调
横批:八仙过海
温州人向来不愿被世俗观念束缚手脚,汤唯“脱”出一条路来;叶适提出的“事功之学”,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的大胆挑战。
和大胆出位的思想行为对应的,温州人在另一些时候则表现得相当务实和低调。感动了全中国的女学生毛陈冰,几乎就是“悄悄地去献血了,悄悄地我回来了”。
不事张扬,看准目标,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就是温州性格温州人。
(乐清)细纹刻纸是被总理夸过的,黄杨木雕要看乐清人刻的, 木活字是瑞安的,藏书在玉海楼的。梅雨潭是朱自清夸的。国学要看南怀瑾的。
刘基当了宰相的,谢灵运创了山水诗的,《琵琶记》是高明写的,王十朋是乐清的,王羲之是当过太守的,叶适创了事功学的。
苏步青是温一中的,曾联松(国旗设计者)在瑞安中学的,永嘉出了郑九万的,毛陈冰感动了全中国的。
小说读琦君的,汤唯跟着李安的,周韵是姜文的,香港有个曹众的,李慧珍也不输声音的。黄豆豆是玩舞蹈的,夏煊泽是打羽毛球的,不能落了朱启南的。
富豪榜上温州人很多的,黄伟是最有钱的(2007福布斯富豪榜,黄伟以27.5亿美元身家列温州富人之首)。
山水很多样很风光 物产很丰盛很特色
横批:鱼米之乡
上千年前,谢灵运逛遍温州山水,留下了二十多首山水诗,占他所有山水诗的一半;80多年前,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绿》,让仙岩梅雨潭走进了千千万万人的启蒙教育;如今,山不止雁荡“小黄山”,水不止楠溪“小九寨”,温州各处的山山水水,都清灵秀丽得可人。而温州人和许许多多来温州的人,也守着温州这片小风景带来的小幸福,享受着“鱼米之乡”丰盛物产,心情爽兮爽。
廊桥看泰顺的,最高峰在白云尖的,好水找楠溪江的,夜景看雁荡山的,海岛是南麂的,雾凇要看四海山的。文成有红枫古道的,壶穴要看铜铃山的。
三土羊湿地能坐画舫的,泽雅古代是造纸的,现在还能漂流的。露营要去渔寮沙滩的。灵霓海堤连着洞头的,海霞的故乡在那里的。
at 11:16 PM
Saturday, June 27, 2009
Friday, June 26, 2009
南京大学历史系逸闻录
不知道有没有人转过,主要是想补充一下中央大学历史系的一些资料。
南京大学历史系逸闻录
时间:2003年6月28日 作者:曲兵
前 言
最初是在本子里随意记下某某老师的“语录”。在历史系呆的时间长了,慢慢地也了解不少逸闻趣
事,觉得有价值便记录下来。后来则是有意识地去收集、考证了。于是就有了诸位将要看到的文字。
余生也晚,本人入系时,本系的韩儒林、王绳祖、蒋孟引等先生均已去世,茅家琦、蒋赞初、王觉
非等先生已退休,晚辈无法领略他们的讲课风采。后入学的师弟师妹们恐怕更难有机会。现在听说连中
生代的钱乘旦、陈晓律也都不为本科生开课了。我希望能凭借自己的一点努力,借助纸笔和因特网,让
更多同学领略前贤风采,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可爱的、鲜活的一面,同时也算是为后之来者积累
一点素材。
前日见北大历史系一君点评其系老师,洋洋洒洒提出很多批评意见。本人才疏学浅,不敢仿效,唯
有将所见所闻所想悉力托出。本着求真(尽量接近真实)的原则,凡本人间接得来之逸闻,均注明出处
,并尽力去核实。如有舛误,敬请批评指正。如当事人认为涉及个人隐私,请予以说明,本人将删去相
关内容。欢迎提供更多素材。E-mail: randyqu79@yahoo.com.cn
1.韩儒林(1903——1983)
(1)求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4年入巴黎大学法兰西学院,师从当时最负盛名的东方学家伯希
和,攻读蒙古史、中亚史及其文字。1936年转至柏林大学东方语文研究所,此期间学习了波斯文、蒙、
藏、突厥等文字。1936年完成《突厥文阙特勤碑译注》,又译注*伽可汗碑、暾欲谷碑,此为我国最早
之汉文译释。解放初韩先生担任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1965年被任命为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兼该校蒙古史研究所所长。70年代初又调回南大历史系。
——据韩文宁《蒙元史研究专家韩儒林》
(2)韩先生是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史的专家,蒋介石为了加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治,曾出面接见
过他。1948年底南京解放前夕,曾迁往台湾。但到台湾后,见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又搭乘一艘国
民党军舰返回南京。(舰长是韩先生的学生。)韩先生是历史系教授,兼法学院边政系主任。
——据王觉非《逝者如斯》
(3)韩先生对典籍非常熟悉,一次他指出某研究生论文的引文错误,“你**处漏了个字,**
处抄错了,你去查这本书**章**行”。该生去查典籍,果然先生说得不错。
——陈祖洲提供
2.胡允恭
1923年入党,北伐战争时任叶挺独立团的连政治教导员,大革命失败后曾任地下党山东省委宣传部
长、代理省委书记。后根据党的指示担任福建省某县国民党政府的县长。解放前夕做浙江省省长的策反
工作,可惜未果。解放后任福建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由于有一段历史无人证明,不得不脱离党的
关系。后来到南大历史系任教。“文革”中被残酷迫害。落实政策后,问题得到澄清,恢复了党籍。当
时是全国少有的几个在大革命前入党的老党员之一,一时颇受中央和省委的重视。
——据王觉非《逝者如斯》
3.蔡少卿
(1)年逾六十,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精神状态很好,常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吱吱嘎嘎”到系
里办事。(附带一句,范金民、邹旭光、陈谦平的车子也很破,某些院系的老师已拥有私家车,相比之
下,历史系老师的生活可谓清贫!)1999年到浦口做讲座《中国的黑社会问题》,蔡先生一袭风衣,气
宇轩昂地走进教室,身后一左一右跟着李力和陈祖洲。用一句时髦话:酷毙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研
究黑社会老大的老大来了!
(2)蔡少卿“培养”出南大两位系主任:社会系的周晓虹,哲学系的徐小跃,二人都是蔡先生培
养的博士生。(附带说一下,南大商学院国贸系主任张二震教授本科读的是也历史——苏州大学历史系
。)
4.范金民
(1)老范的尊师是洪焕椿(历史系已故教授),而洪焕春是清代考据大师孙诒让的外孙。
——邹旭光提供
(2)老范惜书如命 Wlee跟老范借《江南丝绸史》一书,借的时候老范嘱咐说:“一定要好好保存
,我只有这一本。”以后见到Wlee时又重复说了一次。到期末时又托人转告Wlee一定要把书还给他。
(3)老范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求极严格。一次一个师兄为了应付老范的选修课论文,摘抄了已发表
的一篇论文。老范发觉,怒,叫该师兄到办公室,批评,并退回师兄的论文,师兄大骇——老范已然将
他抄的那篇论文的原文找到复印了一份附在他的作业后!
New!
(4)一次古代史专业部分师生聚餐,时老范未到,夏维中与严静等人在一起讨论说“孔府家酒”
的牌子已经不行了,没有多少人喝这酒了。正说着,老范抱一瓶酒进来,众人一看,正是“孔府家酒”
!
——严静提供
5.高 华
(1)某日晚高华在选修课上讲反右运动。至中途休息,高华突然冲下讲台,到第三排的笑如(注
),索其证件查看。课后高华言笑如面目成熟,形似公安,似乎还在做录音(其桌上放着随身听)。经
我们解释,方才打消疑虑。高华太紧张了!
注:一政治系女生,Louis Lou 的女友。
——彭飞、陈晓建、左小兵提供
(2)高华倾多年之力写出《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因涉及敏感话题,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
版。评教授职称时,专家组不敢以此书作为其学术成果。有人将书拿给杨振宁博士看。杨氏看后说:“
如果这种人不评教授,中国以后就不要再评教授了!”
——刘相平提供
(3)上课讲到兴奋处,会端起杯子放在嘴边,却半天不喝,仍在讲,底下看的人急死了。这种情
况一节课会出现四五次。
(4)高华老师喜欢作诚恳状,说,同学们,我一点没有看不起/讥笑/批评(视情况而定)的意思
。
高华老师问,同学们,领袖最重要的性格(或者气质)是什么,同学答“残酷无情”,高华老师一
笑,说这个词不大好,咱们换一个,叫“坚韧”如何?
——网友fifinella提供
(5)高华语录:这个社会是不完美的,永远不完美,要打破完美主义;我们要追求完美的世界,
但不是要实现它,而是在实现的过程中不断改良我们的社会,使它比现在更好。
6.申晓云
(1)老师的父亲曾任无锡市委副书记(待考)。1975年张闻天下放到无锡,所住汤巷(今张闻天
纪念馆),就是申家的老宅(申家1966年前居住于此)。
——高华提供
(2)爽朗的笑声是申老师的标志,“哪里有申老师,哪里就有笑声”(陈祖洲语)。
(3)申老师歌儿唱得极好,我系数次在校一二九大合唱中得第一,全赖申老师的领唱,《山丹丹
开花红艳艳》是她的保留曲目。
——任玲玲提供
7.刘毓璜(?—1993)
(1)安徽巢县人,抗战时期于湖南被捕,时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张治中于1937年11月至1939
年1月任湖南省主席)是刘先生的同乡和至亲,得知后命人将他释放。刘先生因有此经历,“文革”中
被审查、折磨。
——邹旭光提供
(2)1952年刘先生从安徽芜湖师专调来南大任教。当时的南大因袭了中央大学的作风,凡外地到
南大来教书的都要降一级。结果刘先生到南大后被从副教授降为讲师。为此刘先生常找系主任韩儒林争
吵抗议。这事闹了很久,直到被恢复为副教授。
——据王觉非《逝者如斯》
(3)刘毓璜胞弟陈其五原名刘毓珩,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参加一二
·九运动。1938年加入中共,受刘少奇派遣前往国民党卫立煌部做地下工作,刘少奇为其改名陈其五。
解放前陈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华中军区、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解放后先后任南
京市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
8.李昌宪
(1)上课时形体语言丰富,一口南京话。喜欢讲“猪”,曾在课堂上说:“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猪
,在泥水里打滚。”
(2)擅长考据。著作有《宋代安抚使考》,详细考证出宋代一百零几个安抚使,很是见得功力。
在一次评职称的会议上,同行权威人士指着桌上的一堆书说,这里面只有李昌宪的书可以传之后世。
(3)99级本科生做学年论文,班长许赤瑜问李昌宪:“我们有同学想选你做导师,你有没有题目
?”李说回去想想。下次课时,李带来七本参考书交给许赤瑜,说:“我看‘上个千年的社会生活’这
个题目很好,你可以做做……”
附:先前卢元伟选李老师指导学年论文,李亦只给他两本参考书。
(4)李昌宪语录
A. 我现在是四分五裂啦——哎,没(读mo)的办法,一门课要讲三个层次,要给本科生开课,要
给硕士生开课,要给博士生开课,山东大学的一个博士还要找我作博士后导师——嘛,麻烦了,“兵分
而力薄,破灭之道也”!
B.不要把老师神化了,我要打破博导的神话,博导不是什么都懂,只是懂一点,懂点方法,有经
验而已。
C.我现在练出感觉来了,就向你们学英语有语感一样,唐宋时期的引文,一般我要是看不懂,那
不是原文有错误,就是你们抄错了。
9.邱树森
前系主任,后调至暨南大学。此公好打麻将,有时能打到凌晨一两点钟。若早上有课来不及便不洗
脸,学生坐在下面可以看到他的眼屎。但其人非常聪明,即使这样熬夜,讲课还是很有条理。
——刘相平提供
10.张树栋
世界史专业,已退休。国民党家庭出身,本人要求进步,参军升任排长。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
场上战斗过。
——据王觉非《逝者如斯》
11.张竹明
世界古代史专业,已退休。通希腊文与拉丁文,陈仲丹的拉丁文即是从他所学。曾翻译《物理学》
、《理想国》(合译)、《罗马十二帝王传》(合译)。我是在南大校医院邂逅张先生的。说起来有趣
,那天我去校医院补牙,张先生在我前面就诊。我并不认识张先生,无意中看了桌上的病历才知道。在
聊天中他说自己的拉丁、希腊文是跟郭秉禾先生学的。他还提及中央大学历史系的杨宪益先生,说杨不
修边幅,有一次穿了两只不同样式的袜子。那天还有一件趣事,口腔科的医生竟是我的师母——陈晓律
老师的夫人!
12.邹旭光
(1)邹旭光讲授“中国史学史”,一次上课轮到王科宣讲论文,王科上台讲了约十分钟。邹先是
与他探讨论文,既而把他“晾”在台上,与下面同学大谈清代历史:清宫秘史、平定三番、康乾盛世…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邹仍在侃侃而谈,置王科而不理。王科左等右盼,不被理睬,只好愤愤而下。最
后,邹终于“收”了回来,说:“(王科)讲得很好。”评论了几句,又问:“下一个,谁了?王翔吧
?”有同学提醒说:“马上下课了!”邹很爽快,“那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
(2)邹旭光讲授“中国史学史”,从吴任臣讲到龚自珍,从龚自珍讲到魏源,从魏源在灵隐寺“
辟谷”一年余粒米不入,讲到沙漠里的仙人掌吸收日月精华,然后讲到海南人喜吃仙人掌,并问:仙人
掌有什么功能?解答曰:是人体的清道夫,可以去脂肪。忽而走下讲台,笑容可掬地说:“李**(班
上一女生,体胖,那天刚好缺席)要减肥,可以多吃点仙人掌。”众人皆笑。
13.陈晓律
(1)陈老师是历史系保研生首选老师之一,至少从1995年起每年都有保研生选陈老师做导师,已
形成一传统。目前可考的是95级的李东霞,96级的陆艳,98级的袁满,99级的王君,00级的张琴华以及
01级的罗珊珍。(这几位都是女生,可见陈老师受女生欢迎之程度。)今年(02级)的曲兵又选了陈老
师作导师,这个“传统”一直续了下来。
——罗珊珍提供
(2)陈师关注现实,思想活跃,常有杂文问世,颇具人文关怀。一日给研究生上课,翻出几份报
纸,对其中的某些文章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最后说,“看了,我就想批判,可是来不及。太多了,
每天都有。”
(3)陈师特别怕冷,总是穿很多的衣服。春季去北京开会,北京气温已高,接待陈老师的袁满已
穿着衬衫,却见陈老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本来师母不让他带羽绒服,他却担心北京太冷而执意要带。
——袁满提供
14.魏良弢
(1) 曾在新疆呆过十多年,酒量练得很大。据说他喝白酒是这样:倒一大杯白酒,“咕咚”一口
喝下去,再倒一杯开水喝下去。如此反复。 ——陈祖洲提供
(2)魏师已然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六篇论文,历史系无人能及。
——某师兄提供
15.陈仲丹
(1)陈仲丹平日不修边幅,其衣着打扮与教授的身份很不相称。英语水平较高,常搞一些翻译,
至今译作已不下五部。懂拉丁文,为98级本科生开“拉丁文”一课,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三个。收集大
量图片、音像、图书资料,很多是具有垄断性的,秘不示人。喜欢搞一些偏门研究,已出版《世界五千
年图典》(合著)、《墙头政治》,都是以精美而少见的图片见长。自我解嘲曰:“不为无益之事,何
以遣有涯之生!”
(2)陈仲丹坚持给《周末》投稿,每期发一块豆腐干文章(图文并茂),讲一点历史普及性的知
识,由此每月可赚得上百元的零花钱。他说他有学生在该报社当兼职编辑,稿子比较好发,并美其名曰
“老师给学生打工”。
16.胡阿祥
(1) 胡阿祥老师太有魏晋风度了,晚上11点多在大街上遇见他,见他牵只小狗,问他做什么,他
说“带小狗散步”。 ——任玲玲提供,刘杰转述
(2)胡的硕士阶段导师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胡曾写一篇关于南京白鹭洲变迁的文章,
有一万五千字,被谭先生删成了五百字。
(3)一次给硕士生讲课,展开一张地图贴在黑板上,竟是一张少儿地图。他笑着解释说,“我曾
经给少儿讲过课,用得就是这幅地图。”
(4)胡阿祥语录: 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诚心,方有学问可言。
17.陈 晖
每次讲课都要带一杯350毫升的茶水,每讲几句就要喝一口,等到水喝光,就会宣布下课。有一次
课,我数了一下,他喝了70次水(至少)。一次上课,讲到1960年美国U2飞机侵入苏联,赫鲁晓夫让国
防部长无论如何要打下U2,国防部长说我要是导弹,就直接飞上天把U2打下来。陈晖此处讲得非常搞笑
,众人大笑。陈受到莫大鼓舞,不禁两眼放光,面部潮红,十分兴奋。
18.张学锋
于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八年,拿了博士学位回来,即受聘为历史系教授。一日在办公室与范金民聊天
,张提到学校跟他要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抱怨说:“日本的学位证书像‘圣旨’似的,很长,卷成一
个筒儿,叫我怎么复印?”范金民说:“你怎么这么不聪明,把证书展开分成几部分来复印,再粘到一
起不就行了!”
19.水 涛 考古专业。是中央台名主持水均益的堂兄。
20.系史回眸
南大历史系的前身之一是中央大学历史系。1946至1948年的中央大学历史系聚集了当时中国的著名
学者,如中国史的劳干、贺昌群、金毓黻、韩儒林、郭廷以、罗尔纲、缪凤林、白寿彝,外国史的如沈
刚伯、杨宪益、张贵永、蒋孟引、纳忠等。1948以后,劳干、缪凤林、郭廷以、沈刚伯、张贵永先后去
了台湾,纳忠去了云南大学(后调到北京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金毓黻去了北京大学,罗尔纲
去了中国科学院,白寿彝去了北京师范大学,杨宪益专任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秘书长(后调到北
京外文出版社),贺昌群任南京图书馆馆长(1954年调到中国社科院),只有韩儒林和蒋孟引留在南大
。1952年院系调整,原金陵大学的王绳祖、陈恭禄、王栻、徐益棠等教授到了南大历史系。
附:台湾的李敖向以文笔辛辣著称,他在《李敖快意恩仇录》中是这样描述在台大任教的张贵永:
“历史系有西洋史教授,叫张贵永,道貌岸然,待人甚吝,有一天家中下女事情做完,要提前一刻
钟下班,不料他却站起来,脱下衬衫,说:‘你还可以洗一件衬衫。’”
21.相对论
版本一:1982年茅家琦先生给研究生开“太平天国史”和“太平天国史料”,在西南楼的太平天国
教研室上课,因茅先生的弟子崔之清等人在作论文,上课的学生只有戴莹琮(女)一人,别人开玩笑说
是相对论。(茅先生总是认真准备,按时上课,耐心讲解。)
——崔之清等《焚膏补拙》
版本二:S老师给99级开课“秘书学”,选者为班上七名男生。一日上课,其余六位因各种原因缺
席,到课者竟只有许赤瑜一人。 ——卢元伟提供
22.点 名
历史系有点名的传统,十之七八的老师爱点名。老一辈的如李昌宪、钱乘旦、邹旭光、陈晓律,年
轻一辈如陈蕴茜、刘相平、刘金源、洪霞。钱乘旦上五百人的大课(公共课)也要点名,只不过是“抽
点”罢了。陈晓律曾撰文《彻底的唯物主义》,讲述国外大学的点名制度,说国外无论任何原因,只要
缺课三次,就会被取消上课资格。刘相平每次上课必点名,一次同学已走出教室好几米,仍被叫回来参
加点名。又一次,刘忘记点名,许多同学竟茫然不知所措。
23.1974年2月,本校确定历史系作为“批林批孔”的试点单位,省教育局负责人方菲等人到该系
蹲点。
——《南京大学大事记1902—1988》南大出版社
24.习惯性动作
(1)邹旭光笑的时候喜欢用手或书或纸挡住嘴
(2)刘金源会很可爱地吐一下舌头
(3)胡成喜欢用手抹一把脸,再顺便抹抹头顶的头发
(4)颜世安喜欢挎一军用书包去上课
(5)高华烟瘾极大,上课时也忍不住要吸两根
(6)舒小昀上课时眼睛斜上视,基本不看学生,一字一顿地讲话。
25.胡成VS沈汉
胡成为2000级上“史学概论课”,出一参考题,文强、历史两班竟无一人能做出答案。有一MM求其
师兄帮忙,师兄觅胡成不到,转而问沈汉。沈汉答曰:此题太前沿,不适合你们做,并告知目前国内尚
无该方面参考书。不知胡成与沈汉切磋此题会是什么结果。
26. 计秋枫
(1)计秋枫为人特谦逊!!(因此)不论大小人都称其“小计”!!一次上课中间休息,小计很
和蔼对一位女同学说“睡醒了?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网友yyg提供
(2)计秋枫爱打牌,任玲玲读书时常和班上的同学去其南园的住处玩牌。一次临近期末,该班女
生想出“美女计”:派一漂亮女生借打牌之机到小计处“套”题;孰料几天后小计宣布:我们不用闭卷
考试了,同学们交篇论文就可以了。
——任玲玲提供
27.卢明华老师上课,讲到兴奋之处,手舞之,足蹈之,一拍大腿。
——网友letschat提供
28.范毓周
(1)范说像他这样冷门专业(古文字学、考古学)的人都感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好处。自言写好
论文后用语音播放软件读出来,闭着眼睛听,听到不妥的地方,再去修改。
(2)范师在中国社科院读的研究生,由于考古所的夏鼐先生与苏秉琦先生有“分歧”,范无法选
二人中任何一个为导师,只好选了历史所的胡厚宣先生习古文字。
(3)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是李学勤(我系兼职教授),李是范的老师,范对“工程”持不
同见解让老师不开心,但范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范毓周 语录:单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起源(指人类基因组计划)易走到偏激的境地
,因为它太精确,太严格,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太复杂。
29.蒋赞初
1962年应历史学家吴晗之邀,为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写了《南京史话》一书。1980年
详加增订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又收入南京出版社的《可爱的南京丛书》之中,此书历经
30余载而影响不衰。
——梁白泉
30.钱乘旦
1。导师蒋孟引先生。南大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世界史、国别史博士。
钱乘旦博士论文答辩会是在校图书馆报告厅(当时南大最好的报告厅)举行,很多世界史领域的老前
辈都到场,江苏电视台也来录相。齐世荣先生说“文章很不错,问两个简单问题:一‘阶级’(class)
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列宁关于‘定义’的定义是什么?”
(前者的答案是1862年,后者答案诸位只好去查列宁的著作了) ——陈祖洲提供
2。 中国现任驻美大使杨洁篪现正读钱老师的博士.
31.张生
1969年生,1988年(19岁)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入南大历史系攻读研究生,入张宪文
门下。
32.刘成
读研前有14年的工作经验,最初做过两年刑警。在职读硕,专职读博,现留校任教。长相酷似演员
濮存晰,很有女生缘。
33.舒晓昀
指导WK做毕业论文,要求非常严格。WK写的一万两千字的稿子被“枪毙”掉,还被“批评”是“青
春期躁动”。有师姐为WK求情,舒却说“他还要在江湖上混呢”。(指WK即将读研)
34.沈汉
沈汉至今无手机。他的一个研究生对沈汉说:“沈老师,你记一下我手机号”。沈汉惊讶地说:“
哦,你都这么先进了!” (意即“你都拥有手机啦”)
——王磊提供
35.可敬的博导们:2000年我系在浦口校区举办“历史系博导系列讲座”,几位腕儿级博导带来精
彩讲座。蔡少卿先生为了讲座备课了一天多,陈得芝先生更是准备了一天半,而他们讲的都是各自最熟
悉的东西;范金民教授平时穿着很随意,讲座那天特意西装领带,颇为正式。
36.王觉非
王先生若第二天上课,头一天会紧张得睡不好。他上课课间不休息,因他担心思路被打断。一次上
课有学生忍不住溜出去上厕所,被他批评了好久,事后有人劝他不必大动肝火,王先生说“我的思路被
他打断了”!
——陈祖洲提供
37. 蒋孟引(已故)
蒋先生早年留学英国,是我国英国史研究巨擘。他为人谦和,做学问“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
,如果你问了一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他会对你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我回去帮你查查”。又过了几
天,他会给你打电话,说“关于某某问题,有某某书你可以去看一下”。
38.刘金源
我们班毕业时照集体相,找刘老师与我们合影。因前面有别的班级在拍照,我们的老师同学都在等
待。刘老师等了几分钟,说,“不行,我不能等了,得去买菜”,竟骑车去了菜市场!(标准的好丈夫
!)
st囧 囧rz
囧rz 这是念"窘"
崮rz 这是囧國國王
莔rz 这是囧國皇后.
商rz 这是戴斗笠的囧
冏rz 上面那个例子的老婆
orz 这是小孩
OTZ 这是大人
or2 这是屁股特別翹的
Or2 这是頭大身體小的翹屁股
orZ 这是下半身肥大
OTz 这是舉重選手吧
○rz 这是大頭
●rz 这是黑人頭先生
Xrz 这是剛被爆頭完
6rz 这是七龙珠的魔人普乌
On 这是婴儿
crz 带头盔的电单车骑士
sto 换边下跪
日本人爱这样用 0| ̄|_
还有
益rz 闭起眼睛,很痛苦还咬牙切齿的脸……
口rz 豆腐先生
★rz 武藤游戏 (漫画游戏王的主角)
曾rz 蒙面超人
__Drz 脑袋被削掉一半,脑浆流一地
决战诺曼底
good documentary movie, containing lots of details which i do not know before。 i understand professor Liu`s opinion that history is the gathering of details more and more.
at 8:38 AM
Labels: DOCUMENTARY
Thursday, June 25, 2009
2008 MTV movie awards
Wednesday, June 24, 2009
变形金刚2观感
刚看完回来,看第一部的时候我还在南大,看第二部我在香港科大,当然,在88发贴是因为浙大是我母校,哈哈。看完之后我只能说,爽,再加一个字的话,就是值,有种诸如看温网决赛费德勒五盘大战纳达尔或者冠军杯半决赛利物浦4比4切尔西的快感。我的是学生票,50港币,在九龙的the grand cinema,和女友两个人一起100,两个半小时的视觉享受,不错不错。 视角效果比第一部强不少,大场面很多很壮观,现在脑子里记得很深刻的是从天而降的狂派大军摧毁大西洋上的美国海军舰队的场面,航母沉没的场面很爽,相较之下,估计当年泰坦尼克被人狂捧的电脑特技可能屁都不是了。最后美国陆战队和空军联合博派大战狂派的场面当然也很壮观了,很多机器人出来,不得不说第一部的机器人太少了,比起第二部。 另外有个超级机器人,其实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也有这个决赛,就是很多工程设备如挖土机啊,起重机啊等小鸡器人合并成一个大机器人。这家伙变身特技就用了一分钟,看得眼都花了。他的绝招是头部能变成一个强力吸尘器一样的东西,什么飞机坦克金字塔都被吸进去然后粉碎。不过后来决战的时候被美国空军很普通的一架飞机用很普通的一枚空对地导弹一秒钟内炸毁,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或者说这是美国人的意淫吧。因为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的前面两个小时,狂派在我看来除了博派能对付,地球人的武器对他们几乎是没有作用的,导弹穿甲弹他都能打乒乓球一样把你挡回来,但到了决战的时候这些反派忽然变得很weak,除了两个狂派的头头,类似动画片里威震天一样的人物需要擎天柱出马搞定,其他一下几十个狂派都被美国大兵给搞了,而且搞得很轻松,当然,也搞得让我很不爽,因为觉得真正决战的时候对手太弱了。这就好比今年的法网决赛,奶牛的对手太弱,他轻松搞定,追平桑普拉斯的记录,我的意思是,如果决战也来个纳豆vs奶牛,我会看得很爽的。 里面还有很多很可爱的小机器人,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能源碎片掉到了厨房,结果厨房里所有的小机器都变身为机器人的场面等。片子有些对白很搞笑,最搞笑的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超级机器人,构成这个机器人的胯部的是那种用来拆迁的有个金属大圆球用来砸东西的机器,变身后这两个大圆球都在机器人胯下,然后有个家伙要美国空军瞄准这个正在摧毁埃及金字塔的大家伙,然后他这样定位: 我在它的蛋蛋下面…… 换成董存瑞的话估计就是用手托着大机器人的蛋蛋,然后对着镜头说:向我开炮~! 光从画面效果来看,应该是我看过的最爽的科幻片吧,比当然觉得很好看的独立日(天煞)强多了。当然,去电影院也就为了看个画面,所以很值。另外看完之后你不得不佩服美国佬的强大,这是一个良训循环,大手笔,大制作,当然结果换来大收益,至少我是很乐意掏钱看的,因为的确物有所值。 就写到这吧,写得很乱,希望大家见谅。
Monday, June 22, 2009
top gear season 12 episode 6
Friday, June 19, 2009
Thursday, June 18, 2009
Friday, June 12, 2009
在宜家谈恋爱
跟rachel去宜家有过几次,感觉很舒服,我觉得宜家是个绝好的谈恋爱的地方。而且九龙湾的那个宜家还附带设有餐厅,有我很喜欢的瑞典肉丸,还有热狗等,而且很便宜。不知道沙田的那个宜家是不是也是如此。谈恋爱有时候需要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一种对今后生活的规划,而徘徊于宜家的那些商品林立有如重庆森林的家具中,我和rachel内心都产生了那种想有个自己的家的感觉。这个周末要和rachel的朋友们吃饭,因为要家眷,所以我就去了,rachel说要早点去,这样鼻屎岛岛主就可以先去那边吃肉丸啦,哈哈
另,论文答辩5月27就通过了,但还需要修改才能上交,但对我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好玩的游戏,希望自己提起精神,早点上交吧,至少在这个月月底要交。
Saturday, June 06, 2009
Thursday, June 04, 2009
Wednesday, June 03, 2009
"流浪的孩子"
香港科技大學 文化研究中心
香港科技大學 國是學會 合辦
寫實電影分享及討論會 : 「流浪的孩子」 ******************************
香港科技大學 文化研究中心
香港科技大學 國是學會 合辦
「我要回家運動」-
海外民運人士紀錄片「流浪的孩子」播放及討論會
(放映後有導演及「再回家」採訪文集記者分享及討論)
紀錄片介紹:
流浪的孩子
項小吉 萬潤南 張伯笠 王軍濤 王丹
方政 易丹軒 李進進 張健 蘇曉康
流亡是最嚴酷的精神酷刑,對流亡者而言,沒有人就沒有家。
紀錄片「流浪的孩子」走訪美國多個城市,
紀錄片導演/採訪記者介紹:
羅恩惠
現時珠海學院新聞系講師, 獨立制作人/資深紀錄片導演。曾出任港台電視部編導、
崔麗容
資深傳媒人,曾任職多家傳媒機構
「再回家」採訪文集記者之一
時任「天天日報」中國版記者
日期:6月3日 (星期三) Date: 3 June 2009 (Wed)
地點:LTF Venue: LTF
時間:15:00-17:00 Time: 15:00-17:30
語言:中文 Language: Mandarin/ Cantonese
討論會主持:國事學會代表
歡迎所有人士參加!Welcome all!
查詢電話Enquiry: 區先生 Keith Au : 92242763
註:導演有二十套書(《再家家》採訪文集)+DVD獨立裝售賣